這個世代最缺乏的是行動力

目錄

「我之前也有想過Ubereats一樣的商業模式」

「Airbnb的概念不就這樣而已,沒有很難啊」

So what? 在資訊氾濫的21世紀,所有的想法、創意在網路上流竄,我們已經習慣3秒接收一個訊息,然後滑到下一則,生怕錯過了什麼,就晚別人一步。

在2021年,我看到周遭的朋友開始出現這樣的行為。(我是一個社交媒體殘障,所以可能晚接觸到)

當時還不以為然,但漸漸,好像這樣資訊爆食的生活型態,已經完全成為主流,我相信不久後,我們的大腦會漸漸喪失output的能力,只是不斷的有更多input。

我們到底在等什麼?

孔子說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」

用到現代社會也是如此,我們拚命的在各種數位媒體上學習。(或是還不到學習的程度,只是單純接收資訊)

感覺好像獲得很多知識,但事實上,這些碎片化的內容真的有幫助到自己嗎?如果你有聽孔子的話,開始去統整、思考、內化這些資訊,恭喜你,你是人上人。

但這樣就足夠了嗎?

在學生時期,的確這樣就夠了,我們吸收教科書上的知識,用來應對無數的考題,你就是個合格的學生。

畢業之後,沒了教科書、沒了考題,我們到底要學什麼?思什麼?頓時驚慌失措,怕的不是解不了題,而是無題可解。

所以這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找人出題,可能是你的公司、老闆、主管,也可能是你的長輩、家人、同儕。

然後試著在他人的題目中找正確答案,有人一找就是一輩子,找到了之後呢?

為自己的題目行動

我大膽妄為的改寫了一下孔老夫子的話,才符合這個時代應該有得精神:

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,思學並重後大膽去做吧」(我不知道怎麼用文言文表達)

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思考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只是因為現實考量、社會文化、群眾壓力等等…

漸漸的,這個念想就像雲霧般消散了,彷彿完全不從在過。

但他是在那裡的!請把他喚回,不要考慮各種阻礙你的因素,先把這個夢更具體化的召喚出來(就像哈利波特的護法一樣)

可能是一個情境、一種狀態、一種感受

比如在南歐的海邊啜飲雞尾酒、在萬人的舞台演講、在自己的房間感受前所未有的平靜

以上都可以是你自己想要追求的課題

(未完)

相關文章